壹、語言學習與記憶

 

一、要背熟一課課文,或死記一串未連結的單字,所需的時間很長。

假如記熟一句話需要一分鐘,要同樣記熟十句話的段落所需的總時間可能長達一百分鐘。因為我們要記憶編碼的過程變得複雜很多;除了單一句子要安置儲存,還要記每一個句與句之間的連結。因此,合計每個單句需的時間可能達原來單句時間的十倍。文章越長,每單句平均所需練習的時間越多倍。而且不是單句所需時間乘以總句數。記一串未連結的單字時的情況也相似。

二、記整課課文,或死記一串未連結的單字,遺忘的速度很快。 

完全依照原文結構強記的記憶儲存,或死記一串未連結的單字,其遺忘時的速度快,是因為在做記憶編碼時,我們無法將整篇文章之語料拆散,而分別與已經存在大腦內的舊的相關知識(基模schemata)作有效的連結,即無法形長期成穩固儲存的知識。至於對單字字串的記憶,因為在短期間內不易對每一個字作深度的編碼,而大多數學習者只著重對單字的拼音與其中文對等語之反復強記,也無法將每個字與舊的相關知識(基模schemata)作有效的連結。因此,這塊新存入的單字語料,就如同海邊新近被單獨放置的消波塊,當它被放到海水(如腦海)中時,沒能與其他的已經定位,不會被沖走的(不易遺忘的)舊消波塊(舊的相關知識)作有效的卡接(連結在一起)。單獨的一塊消波塊(單獨未內化的語料)容易被波浪沖離原來的放置點。甚至被沖到更遠,而被海砂掩埋,而使我們找不到它(無法回憶)。

三、深化記憶的內容也是學習活動設計的重點所在,要將所學語料做深化後的長期留存,所記的內容需盡量配合下列原則來設計:

      1. Organizing the learning materials:

            學習者自己須將擬記的內容作有系統的整理。由他人代勞所作的整理,對學習與記憶幫助不大。這是因為整個整理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習產生效應的關鍵時刻。我們在整理時必須要先理解再消化吸收,之後才能與舊的相關知識作有效的連結,而變成習得的(acquired)知識並形成長期的記憶。最常用的組織模式是樹狀結構(Tree Structure)組織法。如果學習者已經學得組織的方法卻無法做好這樣的整理,這表示欲學習記憶的語料對他而言太難或太複雜。樹狀結構組織是大自然(生物物種間之關係)與人類各種組織型態的基本架構;這也是大腦有效儲存資料的基本架構。

      2. Constructing personally meaningful content:

            欲將學習記憶的語料與個人的舊經驗結合,最好能將情感或情緒融入這些語料中。有了情感或情緒的涉入會使得其內容更容易被牢記。或者說這樣比較有助於回憶。

      3. Involving multiple sense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欲學習記憶的語料與多重感官的連結,聲音、圖像、觸覺等,會記得更牢固。

      4. Contextualizing the learning materials:

            能將欲學習記憶的語料與較大區塊的語境(Linguistic context),特別是非語言情境(Situational context)連結在一起,會記得更牢固。也就是說將擬學習的語料和使用這些語料時的人、事、地、物與過程等連結在一起儲存。當然在非以英語為母語或官方語言的社會中,這種語境很可能是虛擬的,如教室中的學習活動。這樣做是因為回憶時只要找到這個情境的任何一部分都有可能將要使用到的那一部分語料同時被勾起來。

      5. Making the learning materials unique:

            能將語料內容特殊化,以免產生干擾而無法回憶。特殊化的內容比較容易在回憶時快速想起。

 增強記憶的兩個重點在於:(一)要在編碼時做得紮實,才能記得牢固。此階段的工夫在於能將新舊的相關知識作穩固的連結。穩固的連結,一則靠與重要或大區塊的舊知識作連結,二則靠多次  的增強。前者靠技術,後者則有「強記」的意思。(二)儲存的方式或位置要有助於回憶。著力點在於內容的獨特性;而原本平凡的,則將它與不平凡的、或非常熟悉的連結在一起。        

 

貳、學習語言的深度

 

四、學習語言不等於儲存大量的語言元素,加上文法規則的學習。因此所學習的語料須經過內化,即是作有深度的練習。

 

語言學習者使用的基本語言元素基本上是單字、片語和句型三個層次加上文法。拿蓋房子來做比喻,這些基本元素,就如同蓋房子用的鋼筋、水泥、砂石和磚塊等材料。而文法就和建房屋的藍圖一樣,是拿來依據其設計規劃,而將各種材料依序建構成房屋的組織規則法。建造房子時,不能只是將這些材料和藍圖分別準備好,而「存放」(記憶)起來。存得再多的材料,畫了再多的藍圖也不能變成為房屋。必須要在工程師的指揮之下,分頭依序動手去建構才行。因此,語言學習也是一樣,記得再多的單字、片語、句型和文法規則,也不會有效的增加學習者的語文程度。還必須要練習將這些語料建構成有溝通功能的表達方式才行。這就需靠有深度、有意義的、含有溝通功能的學習活動才能做到。

 

不是有人說:「單字、片語是提昇英語文程度最關鍵的因素嗎?」問題的關鍵在於『提昇英語文程度』這幾個字上;特別是『提昇』這個動詞。要靠單字、片語來『提昇英語文程度』的學習者,其原有的『英語文程度』須要達到一定的基礎門檻程度,才能作有效的提昇。這個基礎程度英文叫(threshold level)。就教育部所採用的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CEFR) 的分級標準而言,就是B1的這一級。尚未達到這個「門檻」階段的學習者,而想只靠增加單字、片語及文法觀念是無法有效的『提昇英語文程度』的。這是因為單字、片語和文法知識,(即Linguistic Competence),只是英語溝通知能內涵的一部分。這一部分就是大多數學校教學的重點內容,甚至是唯一的內容。溝通知能至少還包含篇章結構知能(Discourse Competence)、語用知能(Pragmatic Competence, or社會語言知能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策略知能(Strategic Competence)。再者,「語言知能」含「知識」與「能力」兩個層次,「知」只是關念的理解,「能」將所知用在實際或虛擬的情境中,學習才算完成。

 

另外,就算要大量增加單字、片語和文法知識,也不能只靠記誦來完成;要能夠練習使用它們才是學習的重點。能將片段的、零散的語料轉變成堪用語料,這種經驗式內容的增加對提昇語言程度才能有直接的幫助。因此,學習要增加深度就是要學會如何使用這些語料,熟練用法之後再來計較如何記牢。

 

至於已經達到這個「門檻」階段的學習者,還需要就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方面多加琢磨;也需不斷的提昇溝通時的技巧,即在作聽、說、讀、寫、翻譯等活動時所需的整體溝通知能之提昇。這些知能即是前面說過的英語溝通知能(Communicative Competence)除了Linguistic Competence之外的其他內涵部分。這種溝通程度提昇的內涵,包括知識與能力兩個部分。知識的增加可以相對的較快速達成,可以即聽當下即能懂;而能力的提昇則比較要靠漸進的經驗的累積程序才能達到。

 

五、 要做有深度的學習,才能提昇英語文程度。

要做有深度的學習,其基本且具體的作法是,先理解剛學習的新語料,如單字、片語和句型,此階段要徹底了解這些語料在語境中的功能,而不是分別單獨抽出來記憶(儲存),更不應只記它的中文對等表達方式,即其翻譯內容。然後,提供充分的類似語境,讓學習者多次試用新學習到的語料;接著要設計更多類似或延伸的語境,挑戰學習者去實際的結合過去的語言基礎和新學來的語料,使學習者逐漸累積經驗而熟練使用語言來溝通的能力。在學習者試用新學習到的語料或作實際做溝通時,要期待並包容不完整或錯誤的表現,因為這是完全正常且絕對無法避免的過程。

許多教師或學習者都以為將英文翻譯成中文是最為快速有效的學習方式。「快速」是可以確定的;但是「有效」與否卻很有問題。道理在於:如果在學習時只記住英文語料的翻譯內容,回憶時也只能從腦中提出翻譯的內容。如果學習的目的是設定為「能作中英文連結的判斷」而已,(這是典型的學校考試所需的能力內涵),那麼這樣的學習可以達成目的。但是,如果學習的目的是設定為「能夠以英語文作聽、說、讀、寫的溝通」,只記住英文語料的翻譯內容卻會成為很沒有效率的學習法。因為在用英語文溝通時,直接用英語文思考效率最佳。此時若透過翻譯模式思考,不僅會因為中英來回交錯速度緩慢,而且常會因中英表達方式夾雜而形成中式英語文或語意不明之結果。此外,一旦此種學習模式成型之後,日後要轉變成為直接用英語文思考的模式之過程會變成困難且慢長。如果學習時不斷作含語境的長篇語料翻譯,結果還沒有那麼嚴重,因為這種語料已經具備至少一個樣本的語用基楚模式;但是如果學習的重點變成零散語料的翻譯內容,(即單字、片語、句型的翻譯),其結果就常形成我們所熟知的「所學的都不能用,要用的都尚未學」的情況。這就是國人普遍認為最有效教學(學習)方式所造成的結果。我們不要以為學習者的英語基礎低或儲存的語料少就無法直接以英語文思考;兒童的母語或第二語言學習,在其基礎低或儲存的語料少的階段,仍然能夠有效的直接用目標語言思考溝通,其轉變語言就如同我們轉換電視頻道一般。

 學習者要能使用已儲存的語料,需有足夠的練習或使用經驗,才能在使用的當下,用得出來。就「足夠的練習或使用經驗」而言,因為整個課文所組織成的語境(內容及上下文)是該文本所獨有的。雖然其中的語言成分(如單字、片語或句子),可以被另用不同方式重新排列組合而形成新的文章,若我們將整課課文完整的記起來後,要在自然使用語言的情況下重覆完整的拿出來用的機會是不會有的。除非是在練習時做考試背誦之用才會發生。這是因為我們在使用語言作溝通時的語言情境(即上下文)與非語言情境(即人、事、時、地、物等),是隨時依情境場合而變化的。這種變化需要語言使用者完全依據當下的情境而「創造」或蘊釀出新的表達用詞或語句。而這種能力(表達能力)的展現必須靠熟練使用語言的規則,即累積相當的「經驗」之後,才做得到;這絕對不是只靠回憶已經儲存的許多語料(元素)而做得到的。但是要應付學校一般的紙筆測驗,只靠回憶已經儲存的語料與語法知識就夠了。因此,學習語言不純粹是「語言知識」的理解與累積,還要加上操控語言遊戲規則的「能力」之提昇或成長。因此,在學習語言的活動中,很多內容應該是著重在所設定的虛擬的學習情境下(Learning activity or task), 練習「操控」(operate)已經會的和剛學到的語料,而不是只有不斷地作「大量的記憶」而已。因此,有深度的練習活動是以語言溝通功能為導向的練習;不論這是虛擬的溝通練習或是實際的溝通運用,都是有效的。語言的元素(單字、片語、句型)和組織結構法(文法)是用來滿足或支持這些溝通功能所需的基本條件而已。


 參、結論 

在學習活動中,能把新學到的語料內容崁入虛擬的溝通情境中,這個語料內容就比較容易被記住。因此,像是repetition, substitution, rote memorization等機械化活動,是比較淺度的學習活動,其記憶留存率與提昇程度的效率也很低。又如Paraphrasing, story retelling、同步口譯、針對教材內容所作的Q&A等活動,其活動的深度、記憶留存成度與提昇程度的效率則為中等;而將新學來的語料,經理解練習之後,延伸應用到虛擬的情境之應用,或將之與個別學習者實際情況相關的內容所作之 Q&A活動,其產生的記憶留存率與提昇程度的效率,就較高得多;也就是說其溝通的能力也能夠被有效的提昇。原則上我們幾乎可以說,學習時須消耗腦力的程度與學習的效果成正比。不費腦力的學習活動,如機械化活的動,其學習的效果就很低。而能將語料應用到真實且個人急欲或必須溝通表達的情境中,也就是放在實際溝通的情境中,就能有效的提昇其語言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ang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