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性格是創造力的重要條件之一

 

黃春騰

 

『叛逆性格』常被一般人認為是負面的人格特質之一。『叛逆性格』,不是創造力的唯一條件,當然也不足以使人能夠變成有創造力;然而它卻也是一個具有大創造力與成就者的重要條件之一。這是因為一個人創造力的潛在動能來自於他深層的叛逆性格與對於現狀的不滿。通常具有叛逆性格者會對於當時某事的觀念或見解與眾人有明顯的差異。這獨特的見解有可能是來自於他性格中『凡事必反』或是『凡人必反』的習慣。若是如此,則這種性格並不能促成創造的動能。然而若這獨特的見解是來自於他性格中,能『從平凡中看出不平凡』與『從眾人認為的理所當然中加以懷疑』的性格與習慣,而這事又是與他長久努力探索的議題有關。這人的特質便比較有發展創造力的潛能。這兩種人都有潛在的『叛逆性格』;只是一者缺乏專業素養與理性思辨能力,而將此動能變成了感性的負面行為;而另外一種人卻能夠以理性駕馭這種動能,而將之轉換成專業上創造力的動能來源。因此,『叛逆性格』不一定都是負面的;反之,能將之做正面導引者,卻比一般缺乏這種性格者更能夠具有創造力與成就。

        缺少『叛逆性格』者,即便是理性與專業的基礎均有,容易從眾而接受現有之理性思維。因此比較不易有較重大的創造與突破,因為他們的骨子裡有一股相當大的框架限制了他們的突破力道,而他們又沒有足夠的動能去突破這種框架。這種『框架』,其實就是我們從小到大的生活與學習的歷程中,我們的家庭、學校、與社會整個生活環境所加諸於我們的『教養』。並不是說『教養』不好;但是這種『教養』的型塑過程也同時是漸漸限制我們的創造力的過程。因此,在小孩成長的過程中,若過於壓抑他們的好奇、探索、想像與叛逆等行為,便會限制了他們日後創造力的潛在動能。在教養他們成為符合社會常軌中的一份子同時,也要以開放的態度讓他們接受多元文化與事務的刺激。要嚴格遵守的『教養』部分是對於任何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他人個人的想法、與具有自主決定生命態度的尊重;而有了這樣尊重他人的態度,自然對於其他的許多事務的見解與態度都會變成為開放的。

中天新聞台2012.10.27.『記錄台灣』節目上午所報導的專題之一是:吳子鈺的公平貿易咖啡。吳子鈺是父母心目中從小乖巧聽話,努力且功課好的孩子。於台大法律系畢業後,沒有投入許多人稱羨的司法機關或律師相關的工作;他自認不適合於從事於與社會上主流價值的思維相關的工作。家境雖然不富裕,仍然決定為了防止地球繼續受人為不當開發而不斷的惡化,在印尼以比較維護理想生態的理念,投入咖啡豆的生產製作工作。他的父母親無法接受他的決定,母親甚至於因而得了憂鬱症。他苦心堅持、煎熬了四年多,終於獲得當地社會的重視;他的產品也受到台灣主婦聯盟的契約收購而得到穩定的收入。 

從吳子鈺的例子,我們理解到,從小乖巧聽話,努力且功課好的孩子,並不一定是沒有『叛逆性格』的孩子。這種人的『叛逆性格』可能是因父母親較強勢的教養方式而被壓抑住了。若是如此,一旦到達了能夠自主的年齡或心理狀態階段時,這個人便會去追求自己心靈深處真正想要的理想,而且經常是很執著的去追求。堅持久了自然會有一定的成就。因此『叛逆性格』,除了與創意有關之外也與獨特的成就有關。

 

 

arrow
arrow

    Huang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